close

2  脂肪代謝

 

肝是人體內脂肪代謝的場所,食物中的脂肪會在小腸內分解,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吸收,進入人體後,要在肝細胞內重新合成為甘油三脂,即脂肪,然後以脂蛋白的形式運出肝臟,運送到皮下貯存。當身體產生脂肪的量在合理範圍時,脂肪被運輸到合理的地方,如乳腺、臀部、大腿根部內側等等,但如果脂肪太多了,沒地方放了,就只好能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而腹部皮下的空間廣闊,結果多餘的脂肪都被扔到了這個地方。

 

1、肥胖與科學減肥

很多人很痛恨脂肪,因為脂肪的堆積破壞了人體的曲線美,搞得很多人很苦惱很沒有自信,減肥甚至成了一些人的終身大事。但脂肪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脂肪是我們人體能量的一種貯存方式,是人體的能量庫,當人體需要用脂肪供能時,皮下的脂肪就會被調動,它從皮下通過脂蛋白,再運輸到肝臟,然後在肝內燃燒供能。可見,肝是脂肪代謝的中心。當肝臟受損,如飲酒、吸煙、熬夜等等及某些營養素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缺乏)時,脂肪代謝就會出現問題,導致人體對脂肪的利用障礙,大量脂肪積聚在肝細胞內,導致脂肪肝,同時肝脂肪利用障礙,大量脂肪堆積在體內,也導致肥胖和高血脂的發生。有一多數人都認同的觀點:肥胖是百病之源,其實肥胖雖然有吃得多、運動少等等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肝的脂類代謝障礙,而肝的脂肪燃燒障礙絕不會是獨立的現象,它是人體三大代謝紊亂的表現,但為什麼蛋白質和糖代謝紊亂跟脂代謝紊亂比較起來前兩者似乎很不明顯或狀況出現得較晚呢?主要是因為肥胖的人蛋白質是不足的,且蛋白質和糖都溶于水,不易被B超等檢查出來,不像脂滴很容易看得到。   

這看上去就有點冤,很多肥胖的人每天大魚大肉吃很多,怎麼還會是體內低蛋白或蛋白質合成不足呢?當肝受到損傷,肝出現代謝障礙時,從食物中吸收人體內的氨基酸合成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的反應就會減慢,甚至停頓。當合成蛋白質的反應(圖15

pic15.jpg

 

 

減慢或停頓時,就會導致用於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氨基酸在體內堆積,身體是不准原料發生堆積的,身體會以為原料過多了,所以就把這些堆積的氨基酸轉變成脂肪貯存起來,而吸收進來的甘油和脂肪酸又在肝內合成脂肪,吸收進來的糖也可轉變成脂肪,所以當肝臟代謝功能不利時,吃進什麼都會變成脂肪,人就會很容易胖起來,就應了人們說的那樣:“怎麼喝口涼水都長肉。”

 

明白了肥胖的根本原因,減肥也就輕而易舉了。目前有很多減肥方法。如各種各樣的運動減肥,各種各樣的藥物減肥,針炙減肥,這些方法雖然有效,但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肥胖的根源,所以往往會出現易反彈、減肥效果不易持久的問題,而且一些減肥方法會導致人體的營養素進一步流失,而使身體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比如運動減肥,其實運動也是需要營養的,只有在營養充足時,您的運動才安全且有益。我們身體的器官分為生命器官和非生命器官,所謂生命器官就是沒它您活不了的那些器官,人體有五大生命器官,即大腦、心、肺、肝、腎。剩下的都是非生命器官,最大的非生命器官就是四肢。因為保命要緊,所以身體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證生命器官正常運轉。當人體營養素缺乏時,身體會調用非生命器官的營養素給生命器官使用,從四肢調用營養素時,營養素的流向是從四肢流向中央。當您運動時,您是要強壯四肢,就要強迫營養素流向四肢,您是在跟您的生命器官爭奪營養素,這樣做不危險嗎?另外由於營養缺乏,您的四肢的一些部位會加速老化,所以很容易受傷。因為四肢老化了,技術動作就做不到位,會變形,會力不從心,這樣很容易受傷。您看看足球賽場哪位運動員是一上場就受傷,一般都是在下半場,因為這時營養跟不上了,疲勞了,就容易受到傷害。

 

可能最多見的減肥方式就是自己在家裡不吃飯,節食減肥,這樣節食很傷身體,本來肥胖就是因為您身體的營養素不均衡,某些營養素缺乏造成的,節食會導致進一步的營養素缺乏,會使肝功能進一步紊亂。另外單純節食是很難做到的,節食減肥的人往往又冷又餓,頭暈眼花,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掉頭發,記憶力減退,嚴重的甚至出現嗜睡、厭食、幻覺等等。唱《昨日重現》(英文歌名是《Yesterday Once More》)的那個歌手就是因為減肥而導致厭食,最後衰竭而離開人世。

 

所以我認為:目前減肥最科學的方法就是服用營養素減肥。通過補充人體缺乏的營養素護肝,肝臟脂類代謝恢復正常後,減肥會極其簡單、快速且不易反彈。其實哪裡長得不合理,我們身體自己最知道,最想讓不合理的地方合理化。但營養素缺乏時,身體雖然知道應該儘快消除您的大肚子,因為“褲帶長壽命短”,但身體沒辦法,沒原料,沒工具,營養素補充上之後,身體會自然而然地就把不合理的地方改造,使其長得合理,所以用營養素減肥不是單純的減肥,更有塑身作用,讓您該胖的地方胖,該瘦的地方瘦,盡顯人體曲線完美,而且不但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反而會讓身體各器官系統在減肥過程中恢復到最理想的狀態。

 

2、治癒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疾病

1)冠心病、心梗、腦血栓肝脂肪代謝障礙時,人體就很容易出現兩個問題,脂肪肝和高血脂。從前述肥胖發生的機理,就可以明白脂肪肝和高脂是同一個病的兩種表現,都是肝的脂類代謝不正常造成的,很多人缺乏對脂肪肝和高血脂足夠的認識,自己體檢完還笑著對別人講:“你看我脂肪肝”,“你看我高血脂”。其實脂肪肝、高血脂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它們發生的那天就是您心梗和腦血栓開始的那天。道理很簡單,當我們把有很多油的刷鍋水往下水道倒時就會看到很多油都往下水道的管子上貼,對不對?我們人體的血管也是這樣,血脂高,通俗地講,就是血裡的油多了,就往血管壁上貼,貼得越多,血管腔越窄,相應器官中的血供越不足,發生在心腦時,就會出現心肌供血不足(即冠心病)和腦供血不足。

 

血管堵塞的程度和速度決定病症的不同。當血管堵塞得比較嚴重,但進展速度緩慢,使得這種嚴重的血管堵塞長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此時您基本上沒有明顯臨床症狀,如果去醫院檢查,可以查出來心肌或腦供血不足。雖然您沒有明顯的感覺,但這種情況很危險,會造成嚴重後果,因為這種情況會導致相應器官長期缺血,而長期缺血會導致該器官的功能細胞長期營養不良和隱性缺氧,以至於它們逐漸萎縮消失。如果發生在腦就會造成腦軟化,導致記憶力減退,嚴重的甚至發生老年性癡呆。儘管各國對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綜合症進行廣泛研究,尋找各種可能的發病原因,請相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局部或廣泛的腦迴圈障礙,尤其是腦部微循環的迴圈障礙對帕金森綜合症的發生可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當然也可能伴有某些營養素的缺乏。當心臟的冠脈血管出現較嚴重長期慢性缺血時,心臟的心肌細胞就會萎縮消失,導致心臟收縮無力,造成心衰,這種情況最有可能是導致不明原因的老年性心衰的根本原因。因此應該警惕這種長期慢性缺血的存在,要及時改善這種狀況,否則這種狀況很難糾正,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死去的細胞很難再生。

 

當血管堵塞的進展速度較快,堵塞程度較重,並呈現進行性血管管腔狹窄時,進行性血管管腔狹窄的意思是血管的堵塞不斷加重,導致血管管腔越來越細,在這種情況下,臨床上往往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塞或進行性頭痛和腦血栓。從一根血管的堵塞過程就可以知道心絞痛、心梗、腦血栓發病的過程(圖16)。

 pic16.jpg

 

通過上圖可看出血管內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在血液,而在於血管壁上沉積的大量的脂類物質導致血管腔越來越細,因而血流越來越慢,血流越慢越容易形成血栓。心絞痛的醫院治療主要是擴張血管。用阿斯匹林降低血液的凝集度,但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管腔狹窄問題,故治療效果不明顯,一方面表現為反復發作,另一方面表現為進行性加重,很多病人在治療心絞痛的過程中心絞痛還是反復發作,一些患者甚至在治療心絞痛的過程中發生心梗。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血管進行性堵塞加重。而醫學上對心梗和腦血栓治療的主要手段是溶栓,即把血管內的血栓溶解掉了,但引起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即血管內大量沉積的脂類物質沒最終處理掉,所以在臨床上才可以看到腦血栓患者和心梗患者反復發病,腦血栓病人栓塞一次,栓塞兩次,一般栓塞不過三次,心梗患者一般栓塞不過兩次,病人也就性命不保了。所以在臨床上就會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發病,就到醫院來了,治療後緩解就出院了,再發病,再進來,這樣頻率越來越快,最後就在醫院住下出不去了。

 

現在醫院裡很常用且似乎很能解決血管狹窄問題的方法就是放支架。確實當把血管內的髒東西打磨掉,放上支架後。血管的血流會明顯好轉。病人馬上就會感覺很好,但這種方法實際上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人體的循環系統是一個整體,當發現一個器官內的血管出現上述問題時,要知道人體其它部位的血管也不會太輕鬆,都存在類似的問題。也就是說,人體內任何一根血管出現狀況,都表明是全身循環系統的管道都出了問題。就是說,如果您心臟的冠脈血管堵了,您大腦的、肝腎的、下肢的等等全身各處的血管都不會太輕鬆,都有類似的病變。其次單從心臟的冠脈血管來講,這種方法也並不可取。

 

血管最容易堵的地方就是血管的分叉處(圖17

pic17.jpg


比如A分叉處堵得不行了,那8CDEFGHIJ等這些分叉處都不會太輕鬆,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阻滯。A處最嚴重又符合放支架的條件,就放一個支架在A處,放上支架後要在半年內複查一下,一檢查發現A還可以,但EF又堵得嚴重了,那還得放,再過半年一看,IJ又堵得不能用了,還得放兩個,您想想我們全身血管有多少分叉處?要是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有個完?再說血管堵塞也不單單發生在分叉處,分叉處以外的血管壁上也會堵,整個心臟的血管都拉直,接上,可能可以繞屋子一周,您說支架往哪裡放?所以放支架根本解決不了心腦血管疾病問題。一位70多歲的阿姨,通過朋友找到我,她患有嚴重的冠心病,到一家很有名的醫院去看病,到那就放了三個支架,半年後去複查,發現又一條血管堵了,就又放了一個支架,再過半年去複查,發現又一條血管堵了,就再放了一個支架,她帶著五個支架找到我說:“王博士,您快幫我看看吧,這又要到半年了。”她都有心理障礙了。前後花了十幾萬,但心臟問題沒能解決,仍然有症狀,上樓、活動都成問題。通過營養素方法治療,已經兩年多了,她的問題沒有再發展,且身體和心臟越來越輕鬆。

 

為什麼心腦血管疾病在醫院不能治癒,而營養醫學可以簡簡單單地將其治癒呢?理解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根本原因,這些病也就輕輕鬆松地可以治癒了。

如前所述,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肝臟的脂類代謝異常,導致高血脂,血中的脂類沉積到血管壁上。因此要理解心腦血管疾病不是心腦血管自身的病,而是肝病,是肝的脂類代謝異常的後果。我們家裡的下水道隔兩三年就得通一次,要不然就堵了,而您的血管也是管道,為什麼一用就用幾十年也不堵?也沒見誰拿著鐵絲通通自己的血管,為什麼不堵呢?其實雖然您沒有自己疏通過血管,但有人幫您通,就是您的肝臟。您的肝臟每天生產出大量通血管的物質,就像掃垃圾的清潔隊,將血管壁上的垃圾清除,肝臟生產出的這些通血管的物質中,最著名的也是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就是卵磷脂。當肝臟功能好時,每天會生產大量的卵磷脂去清理血管壁上的垃圾——脂類。這個工作在您還沒出生時肝臟就已經開始工作了。事實上,即使您的血脂不高,也會有一些脂類的東西貼附在血管內壁上,但因為您肝臟的功能很好,可以及時生產出足夠龐大的清潔隊,所以即使血管壁上有一些“髒”東西,也很快被清除。這樣在貼附和被清除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平衡。這個平衡如果能夠一直保持下去,那您的血管永遠不會被堵上,一直會保持暢通無阻的良好狀態。但當您肝出了問題,情況就變了,這種平衡被打破,卵磷脂等清潔隊的產量就會銳減,而血脂卻升高了。一方面清除血管壁上“髒”東西的能力和速度下降了,另一方面包括膽固醇在內的各種脂類貼附在血管壁上的速度加快了,導致血管內垃圾增多,管腔阻塞,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即使血脂不高,只要肝臟不能生產出足夠的清潔隊,心腦血管疾病同樣會發生。所以要想徹底治療冠心病、腦血栓,必須從護肝入手,恢復肝臟的代謝正常,把合成“清潔隊”的原料給到肝臟,讓肝臟生產更多的“清潔隊”,“清潔隊”就會把血管壁上的這些脂類清除,並被運送到肝臟清除掉。血管壁上沉積的脂類不斷被清除,最終冠心病和腦血栓可以治癒。

 

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第一大死因,被這樣輕鬆治癒。營養醫學將對人類的貢獻可想而知。一位近70歲的老人,由她的兒媳帶著來到我這裡,她的兒媳人很好,很孝順,她們看上去都很痛苦,一問才知道,近三個月的時間,全家人沒有一個人脫衣服睡過覺。因為這位老人的心絞痛一直很頻繁地發作,而且多是夜裡,一發病馬上就得去醫院。把全家都搞得筋疲力盡,全家人都快被拖垮了,已到了崩潰的邊緣。這時才是人們體會到健康最重要的時候。最後實在受不了,這位老人只好去住醫院,但即使住在醫院,心絞痛仍是經常發作,家人還得陪床,搞得家裡人又要陪床又要上班,苦不堪言。所以愛惜自己,維護好自己的健康也是責任,這樣對他人對自己都有益處。我運用營養醫學的知識,為這位老人做了指導,通過護肝並清理她血管內的垃圾,三個多月後,形勢已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心絞痛不再發生,原來不能平臥,只能靠著睡覺,還不敢脫衣服,現在可以安穩地平躺熟睡;原來要人陪護,樓都下不了,現在每天可以自己下樓去公園散步。買菜回來,有時還為大家做頓飯,因為大家都上班很忙,就她老人家有時間。

 

當血脂高後,很多人通過醫生推薦去吃降血脂的藥物,目前降血脂的藥物中很多藥物對肝、腎有明顯傷害。如前所述,血脂高是肝出了問題,為了降血脂,用藥進一步傷肝,這是不合理的,也不划算,因為肝臟受到進一步損傷,肝的脂類代謝不但沒有絲毫的改善,反而有可能進一步惡化。當停用藥物後。血脂可能比用藥前會更高。這樣降血脂沒有任何意義。需要理解的是,血脂升高只是肝臟脂類代謝異常的一種表現。

 

2)高血壓

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中的另一大殺手就是高血壓,高血壓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的高血壓之分,前者是單純血壓升高,而跟其它疾病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後者是因為其它疾病,如腎炎等而引起的血壓升高。

 

我們只討論原發性高血壓。儘管醫學書籍上說它可能跟遺傳、高鹽飲食、精神壓力等有關,但不管怎樣,高血壓都是因為血管的彈性差了,它該收縮時不收縮,該舒張時不舒張,在醫學上稱之為血管的順應性下降了,順應性的意思就是隨著血流量大小而血管調整自己的管徑,該收縮就收縮,該舒張就舒張,來維持血壓的正常。打個比方,一扇門,一個人一個人地通過,門框沒什麼壓力,要是十個人一下子都通過,門框就會受到很大壓力,甚至門框會被擠破。但如果門框是有彈性的,十個人來了,門框相應地擴張,壓力也就緩解了。人體血管的這種應變能力如果減弱了,血壓就升高,所以高血壓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彈性差了,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年齡也支持這一現象。高血壓多見於中老年人,而青少年很少發病,這是因為青少年時期,血管的彈性、順應性很好,而中老年人,血管老化,彈性下降,順應性變差,所以治療高血壓正確的方向應該是改善血管的彈性,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而不是今天醫學的治療方法。

 

在醫院怎樣治療高血壓的?醫生們都是使用降壓藥,絕大多數降壓藥的作用是擴張血管(圖18)。

pic18.jpg


很明顯,管徑細的一方是平時血管壁狀態。這就像我們平時走路,雙手下垂,走起來很輕鬆,但要是讓您雙手舉起走路,一會兒您就累了,您就想把雙手放下來。同樣的道理,血管在降壓藥的作用下被動擴張,時間一長,血管就累了。就想回到原來狀態,那樣的話,血壓就會再次升高,所以為了讓不聽話的血管繼續保持擴張狀態,就只能增加降壓藥的用量,一開始每天吃半片降壓藥就行了,時間一長,就要加量到一片,再不行到兩片,還不行,就換藥力更大的,再不行,就好幾種藥聯合起來使用,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血管要保持在擴張狀態。血管變得很疲勞、很累,長此下去就會導致血管壁的一些成分的狀態改變甚至消失。如果是人長期勞累致死,被稱為過勞死,如果是人體的成分長期勞累致死,醫學上稱為營養不良性萎縮。血管在降壓藥的作用下,長期被動擴張,就會導致血管壁內的某些成分,尤其是血管壁內的平滑肌發生這種萎縮和血管壁變性,使血管壁韌性越來越差,越來越脆,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

所以吃降壓藥並不能解決高血壓的問題,即使每天堅持服用降壓藥,把血壓穩定在正常水準,但由於血管壁的狀況越來越差,最後這些人出事可能還出在高血壓。您可以到醫院的神經外科去看看,有多少人都是吃著降壓藥還發生腦溢血,原因就在於此。

 

營養醫學可以輕輕鬆松解決高血壓的問題,因為高血壓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壁的彈性差了,那就重新恢復血管壁的彈性好了,血管壁的彈性差一定是血管壁在結構上受到損傷或在組成成分上出現一些問題,那就給血管提供改建他們所需的營養素就可以了:將營養素給足後,尤其是構成血管的基礎營養,如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鎂等,血管壁就會依賴其自身的修復能力將自己修好。結構好了,彈性、順應性恢復了,高血壓自然而然地也就治癒了。

 

用營養素治療高血壓,患者治癒所需時間有很大出人,有的人兩周就可以,有的人要半年,有的人要一年多,還有的人需要幾年時間,這取決於血管壁的損傷程度,損傷輕,所需的修復時間就短,損傷重,所需修復時間就長。全身血管系統非常龐大,嚴重受損時,需要大量的營養素來修復,耗時長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用營養素治療高血壓,即使在短期內血壓沒有明顯下降,也具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因為隨著營養素的不斷使用,您的血管壁的抗性就會大大增強,就不容易發生腦溢血,可以阻止並進一步緩解高血壓眼底病變、腎病等等這些併發症,只要堅持使用,一定有一天會將高血壓及其併發症全部治癒。

 

(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尋寶泰迪熊 的頭像
    尋寶泰迪熊

    尋寶泰迪熊的部落格

    尋寶泰迪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